央廣網北京12月1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《央廣夜新聞》報道,近日,上海一雕塑被指剽竊倫敦塔橋邊地標性雕塑“Timepiece”而被全部拆除,該雕塑其實已經在黃浦江東岸十年之久。城市雕塑在國內的發(fā)展轟轟烈烈的同時,多地城市雕塑屢陷爭議,類似“抄襲復制”、“視覺垃圾”、“城市敗筆”等批評聲不絕于耳。
上海雕塑剽竊被拆
倫敦著名地標倫敦塔橋附近的標志性雕塑“Timepiece”,是英國藝術家溫蒂?泰勒于1973年創(chuàng)作的。設計的本意是為了向倫敦碼頭工人致敬,被譽為當代倫敦的象征符號。但是最近,有人發(fā)現遠在中國上海的黃浦江邊,有一個幾乎和他一模一樣的孿生兄弟。
雕塑位于浦東新區(qū)東昌濱江綠地內,記者昨天在現場觀察到,雕塑沒有帶名稱的銘牌,4、5名頭戴安全帽的施工人員正進入作業(yè)擋板內,從圓環(huán)處對雕塑進行破拆。周邊市民說,看了網上的圖片這座雕塑的確和坐落在倫敦塔附近的雕塑“Timepiece”非常相似。
記者發(fā)現在東昌濱江段還有好幾座雕塑既沒有作品名稱或介紹名牌,也沒有標明建設單位和放置年份。東昌濱江綠地的養(yǎng)護和管理屬于地產集團申江公司。工作人員在接受上海臺采訪時表示,雕塑在接收管理前早已存在:“這老早就建好了,是一塊成熟綠地。2008年就建好了,交給地產集團管理。”
記者聯(lián)系到上海城市雕塑委員會辦公室,相關人士說此事正在核查。而浦東新區(qū)歸土局表示他們對該雕塑的來源、設計者等信息也不知情。目前還在進一步調查核實。黃浦江東岸的東昌濱江綠地2006年向公眾開放,東至新建濱江路、南至張楊路、西至黃浦江、北至東昌路,岸線總長度約800米,占地面積4.0萬平方米。據知情人士透露,該雕塑在黃浦江東岸已有10年的時間。
十大丑陋雕塑現狀調查
雕塑,是城市中一道別樣的風景,展示著城市的文化底蘊和人文內涵。但是,伴隨著各地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的城雕作品,類似于“抄襲復制”、“視覺垃圾”、“城市敗筆”這樣的批評聲也不絕于耳。
四年前,曾有網站評出全國十大丑陋雕塑,歷時3個多月,總計有近500萬人次參與投票,F在,那些雷人的雕塑還在嗎?
記者來到了十大丑陋雕塑的第八名,廣西桂林“扶老”雕塑。此雕塑是兩位“一絲不掛”的女子抱著一名“一絲不掛”的男子,雕塑下的解釋是“左為其妻子,右為其媳婦;寓意一家和睦,和諧共處,相互扶持,敬老愛老尊老”。網友們紛紛稱其“丑陋”、“沒有一點美感”、“腦殘設計”。
目前,該雕塑已被桂林廣源國際社區(qū)相關管理人員撤走。直到現在,小區(qū)居民說起這個雕塑,還頗有意見。鐘先生認為,中國文化跟西方文化有不同的觀點:“在中國來講還是屬于保守的思想,所以我認為這個雕塑還是不太適合。”王女士更是直言“接受不了”:“因為它畢竟太直白了,像我們在經常在小區(qū)里經過,帶小孩散步,就覺得接受不了。”
此前,經營這個小區(qū)的開發(fā)商相關負責人曾接受過媒體記者采訪,表示沒想到一個雕塑會鬧出這么大的動靜。雕塑設計者稱創(chuàng)作源于韓國一個很流行的敬老故事。在中國,從古至今婆媳之間的關系都很難融洽,如果婆媳能像雕塑那樣扶老敬老愛老尊老,也算是一種美德。但是沒想到這個雕塑會引起如此大的爭議。
而在當時排名第一,一度被認為最雷人的湖北武漢的“生命”雕塑卻仍然“健在”。“一堆鐵棍子,上面架著幾顆不銹鋼‘鳥蛋’。”是很多人對它的描述。經過歲月的洗禮和城市的變遷之后,雕塑周圍的綠化帶上已經增添了新的植被,每天依舊會有無數的市民從它身邊路過。
對此雕塑市民王女士表示:“市民都蠻認可的,都能夠看得懂的,這個東西還是雅俗共賞一點。”但市民吳阿姨卻覺得“亂七八糟的”,“反正不是蠻好看”。
據該雕塑的設計者傅中望介紹,《生命》的誕生,一方面是歌頌人類建造家園,另一方面也期待可以為鳥類提供更好的自然環(huán)境。對于一直以來作品飽受的爭議,傅中望表示,作為藝術家應該不遺余力地創(chuàng)造全新的視覺現象,用作品的藝術內涵和形式去影響社會。只要作品是真誠的,能夠為公眾提供思考的空間,那么終究有一天會得到大家的認同:“畢加索、羅丹那些大師的作品突然一進街上,也有很多人很詫異的,慢慢也就接受了。”
城市雕塑監(jiān)管難度大
十年前,河南鄭州就開始有自己專門的《城市雕塑建設管理辦法》了,其中明確所有城市雕塑都歸市政管理,而且要提前報批,實行備案制和檔案制,但是十年了,問到行執(zhí)行的效果,鄭州市城管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:“現行的建設管理辦法不需要審批,因為現在國家沒有相關規(guī)定,所以說當時他定這個辦法是想一旦國家出臺這個規(guī)定了,他就按這個辦法執(zhí)行。建成之后它應當備案,但事實上有很多他也不來備案。”
記者隨后以要定做雕塑的名義,聯(lián)系了河南宏邦園林景觀工程有限公司。當問到是否需要先申辦建設手續(xù),再動工建雕塑時,李姓經理建議先不要打招呼:“做好直接裝上,如果說著了你再弄,說不著的話一般情況下沒人管的。我們做這么多東西都沒有遇到過。”
鄭州市城管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,早在2011年,他們曾對鄭州市區(qū)的雕塑進行過一次摸排普查。數據顯示,鄭州市區(qū)共有600多座雕塑,歸鄭州市城市管理局直接管轄的僅有92座。由于鄭州市區(qū)雕塑建設單位較多,管養(yǎng)單位也不少,導致監(jiān)管難度加大。該負責人表示,鄭州市目前正在征集各方意見,對《鄭州市城市雕塑建設管理辦法》進行進一步修訂,未來有望出臺各加規(guī)范、詳細的城市雕塑建設管理辦法。